西方法律传统的历史解读/立民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1 09:46:35   浏览:976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西方法律传统的历史解读
——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读后

立民


《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是美国法学家哈罗德•J•伯尔曼的一部法律史专著。本书自1983年出版以来,获得了法学界的极大好评。牛津大学马德格伦学院研究员艾伯特逊指出,“无论我们对伯尔曼所谓西方法律传统的现实及其危机有何看法,我们必须认真地看待他对发生于11世纪末到13世纪末的法律变化的分析。不管人们多么不同意他的解释,该书的巨大容量不能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分析不同国家的不同法律制度,并对它们加以比较方面,伯尔曼可谓游刃有余,无与伦比。” 旧金山大学法学教授威廉•巴塞特称《法律与革命》是“一部极富论战性且深掘历史的力作”“伯尔曼是社会主义法特别是苏联法律制度、当代法理学和商法诸领域公认的杰出权威,他就是以这样的优势写作本书的。在现存的美国法学家中,能够广博地汇集编年史写作任务的,诚可谓非伯尔曼莫属。”“伯尔曼这部书的不朽贡献不仅仅在于由于他对法律史的传统研究方法的彻底批判,更为重要的是,作为这一批判的必然结果,伯尔曼成功地重新激起法律家们对我们法律遗产中最基本问题的兴趣”
倾注了伯尔曼四十多年心血的《法律与革命》,集其在中世纪早期罗马法和教会原始材料以及在知识传播中的近五十年认真批评性的学术成就,将一个西方法律传统的历史清晰地归纳整理出来了。伯尔曼这部洋洋洒洒70万字(据中译本)的巨著为人们(特别是为正在思考法治问题、探索法治之路的中国人)解读西方法治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一、 西方法律传统的特征
伯尔曼的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称为教皇的革命和教会法;第二部分是西方世俗法律制度的形成,即关于西方封建法、庄园法、城市法、商法和王室法的形成。贯穿全部研究的主题是:宗教法是最早的国际性法律体系,它对全部西方法律制度具有根本性的影响。我们循着伯尔曼的思路,先把握他对西方法律传统特征的表述。
(一) 西方的界定。伯尔曼在导论部分开宗明义地宣称,他要讲述的是一种被称为“西方的”文明。这种文明发展出了独特的法律制度、价值和概念,并被有意识地相传了数个世纪,由此而开始形成一种传统。何谓“西方”包括西方文化,自然成为《法律与革命》一书首先重点讨论的问题。在伯尔曼看来,西方是不能借助罗盘来找到的。地理上的边界有助于确定它的位置,但这种边界时时变动。西方是具有强烈时间性的文化方面的词。它意指历史的结构和结构化了的历史两个方面。伯尔曼强调,在1050——1150年之前的欧洲和此后的欧洲政治之间存在着根本的断裂。他指出,像欧洲历史的大多数研究者所做的那样,在开始叙述格列高利改革,授职权之争和通常所谓的中世纪盛期或12世纪文艺复兴之前,研究者必须从下列内容开始:凯撒的高卢战争,日尔曼民族对罗马帝国的入侵,法兰克君主制的兴起,查理曼和阿尔弗列德大帝。从而,尽管某些人听起来可能感到奇怪,欧洲的日尔曼民族仍然是前西方的。伯尔曼的结论是:西方不是指古希腊、古罗马和以色列民族,而是指转而吸收古希腊、古罗马和希伯来典籍并以会使原作者感到惊异的方式对它们予以改造的西欧诸民族。至于西方文化,它的每一种古代成分都经受了与其他文化相结合在一起产生一种世界观。例如,希伯来文化、希腊哲学和罗马法原本不相容,但11世纪后期和12世纪前期的西方都将所有这三者结合在一起,并由此对其中的每一种成分进行了改造。
(二) 广义的法律概念。伯尔曼认为,像“西方”这个词一样,“法律的”一词也有其历史。法律曾被定义为“源于制定法和法院的司法判决”的“规则体”。然而,对于囊括西方历史上各个时期全部西方国家法律制度的任何研究和对于不仅关心书本上的法律而且关心实际运作的法律的任何研究来说,这样的定义都过于狭窄,因而遭到了伯尔曼的批评。伯尔曼指出,实际运作的法律包括法律制度和诉讼程序、法律的价值、法律概念与思想方式和法律规范。它包括有时称为“法律过程”的东西。伯尔曼认为,把法律概念界定得过于狭窄有碍于对西方法律传统的产生和西方历史上数次重大革命对这种法律传统的影响的理解以及对这种传统现在所处的困境的理解。因而,他主张一种广义的法律概念。他强调,在法律一词通常的意义上,它的目的不仅仅在于管理,它还是一种促成自愿协议的事业——通过交易谈判、发放证件(例如信用证或所有权文据)和履行其他性质的法律行为。实际运作的法律包括人们的立法、裁决、执行、谈判和从事其他法律活动。它也是分配权利和义务和由此解决冲突和创造合作渠道的一个生活的过程。这一广义的法律概念为伯尔曼分析了西方法律传统的特征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论工具。
(三) 西方法律传统的特征。伯尔曼提醒人们注意以下两个主要的事实:第一,从11世纪后期和12世纪起,除以革命变革的某些时期,西方的法律制度持续发展达数代和数个世纪之久,每一代都在前代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进行建设;第二,这种持续发展的自觉过程被认为不仅仅是一个过程,而且也是一个有机发展的过程。甚至过去巨大的民族革命,如1917年的俄国革命、1789年和1776年的法国革命和美国革命、1640年的英国革命和1517年的德国宗教改革运动,最终也都放弃了对这些革命或革命的某些领导人所曾试图摧毁的法律传统的攻击。在伯尔曼看来,虽然欧洲各国的法律制度从16世纪开始变得越来越具有民族国家的色彩而更少全欧洲的色彩,但它们都保留了西方的特征。这些共同的东西就是教皇革命后得以形成的西方的法律传统。伯尔曼指出,欧洲各民族的法律制度中存在许多共同的纽带,都具有某些基本的分类方式。例如,它们全都在立法和司法间保持一种制衡,在司法中,全都在法典法和判例法之间维持一种均衡。它们都明确作了民事法律和刑事法律的划分。它们全都根据行为、故意和过失、因果关系和义务等概念分析各种犯罪。它们全都把民事之债明确或不明确地划分为契约、不法行为(侵权行为)和不当得利(准契约)。存在着共同的政策和共同的价值。
伯尔曼将西方法律传统的特征概括为以下10个方面:
1、在法律制度与其他类型制度之间有较为鲜明的区分。虽然法律受到宗教、政治、道德和习惯的强烈影响,但通过分析,可以将法律与它们区别开来;
2、与这种鲜明区分相关联的是以下事实:在西方法律传统中,法律的实施被委托给一群特别的人们,他们或多或少在专职的职业基础上从事法律活动;
3、法律职业者都在一种具有高级学问的独立的机构中接受专门的培训;
4、培训法律专家的法律学术机构与法律制度有着复杂的和辩证的关系。换言之,法律不仅包括法律制度、法律命令和法律判决等,而且还包括法律学者对法律制度、法律命令和法律判决所做的阐述;
5、在西方法律传统中,法律被设想成为一个连贯的整体,一个融为一体的系统,一个实体,这个实体被设想为在时间上是经过了数代和数个世纪的发展;
6、法律实体或体系的概念,其活动取决于对法律不断发展特征即它的世世代代发展能力的信念,这是一种在西方所独有的信念。法律体系只因它包含一种有机变化的内在机制才能生存下来;
7、法律的发展被认为具有一种内在的逻辑;变化不仅是旧对新的适应,而且也是一种变化型式的一部分。法律不仅仅是处在不断发展中,它有其历史,它叙述着一个经历;
8、法律的历史性与法律具有高于政治权威的至高性这一概念相联系。自12世纪起,所有西方国家,即便处在君主专制制度下,在某些重要方面,法律高于政治这种思想也一直被广泛讲述和经常得到承认;
9、西方法律传统最突出的特征可能是,在同一社会内部各种司法管辖权和各种法律体系的共存和竞争。正因为这样,才使得法律的最高权威性成为必要和变得可能。而法律的多元论则根源于基督教教会政治体和世俗政治体的区分;
10、西方法律传统思想于现实、能动性与稳定性以及越超性与内在性之间存在着紧张关系。这种紧张关系导致了革命对法律体系周期性的剧烈冲击。不过,这种法律传统毕竟存活了下来,甚至由这些革命所更新,这种法律传统比作为它组成部分之一的任何一种法律体系都要大。 不过,按照伯尔曼的说法,西方法律传统中的10个特征只有4个即前四个仍然构成西方法律的基本特征。
关于前四个特征,伯尔曼指出,罗马法传统具有西方法律传统的上述特征,而当代许多非西方文化则不具有这些特征,11世纪前通行于西欧日耳曼民族中的法律秩序也没有表现出这些特征,他们为西方所独有。而属于西方法律传统的后六个特征在20世纪后半叶特别是在美国全都受到了严重的削弱。某些人相信这种危机甚而在实质上导致了西方法律传统的终结。这里,伯尔曼再次表达了他在《法律与宗教》一书中所流露出来的担忧,“西方人正经历着一场整体性危机……。我们的全部文化似乎正面临着一种彻底崩溃的可能。” 伯尔曼的一个一贯观点是,西方法律传统已处于危机之中。而期望通过寻根溯源,探索摆脱危机的途径也是伯尔曼创作的基本动机和动力。对我们而言,伯尔曼对西方法律传统形成机理的分析也许更具启发意义。
二、 西方法律传统的生成机理
卓越的法律史学家梅特兰曾经有句名言,“十二世纪是一个法律的世纪。” 同样,伯尔曼也将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期定位于11世纪末至12世纪末。伯尔曼指出,在11世纪后期和12世纪早期以前的阶段,西欧各种法律秩序中被使用的法律规则和程序,在很大程度上与社会习惯、政治制度和宗教制度并无差别。没有人试图将当时的法律和法律制度组成为独特的结构。法律极少是成文的。没有专门的司法制度,没有职业法律家阶层,也没有专门的法律著作。法律没有被自觉地加以系统化。它还没有从整个社会的母体中“挖掘”出来。只是在11世纪末和12世纪早期及此后,各种法律体系才首次在罗马天主教会和西欧各王国的城市和其他世俗政治体中被创立出来。
与泰格、利维突出资产阶级的兴起对西方法律传统形成的作用不同,伯尔曼则强调了教皇革命的意义。他指出,11世纪后期和12世纪早期,专职法院、立法机构、法律职业、法律著作和“法律科学”,在西欧各国纷纷产生,这种发展的主要动力在于主张教皇在整个西欧教会中的至上权威和主张教会独立于世俗统治。这是一场由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在1075年发起的革命。将教皇革命及其所引发的教俗两个方面一系列重大变革视为西方法律传统得以产生、发展的基本因素,是伯尔曼的不同凡响之处,也正是他的独特贡献所在。
伯尔曼指出,1075—1122年的教皇革命是一次跨越民族的革命,是一次在教皇领导下遍及欧洲的为神职人员利益而反对皇室、王室控制以及封建权贵控制的革命。这一革命的后果之一便是促成了教会法的形成,而它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导致了教俗两界的分离,由此所释放出的能量和创造力是极其巨大的。事实上,教皇革命以及西欧社会所特有的政教分离对立的二元结构对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的确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西欧中世纪,自公元六世纪末教皇上升为政治势力以来,教会逐渐成为一支相对独立的社会力量:在经济上,它拥有面积广大的土地(恩格斯曾指出:在中世纪,教会占有土地几乎达整个西欧的三分之一),有独立的税收权(如什一税、初生税等),在政治上,它有着完备的机制,行使着广泛的管辖权,伯尔曼指出,在格列高利七世之后,教会具备了近代国家的大部分特征。它声称是一种独立的、公共的权威。它的首脑教皇有权立法,而且在事实上教皇格列高利的继承者也颁布了稳定连续的一连串法律;有时他们是以自己的权威颁布,有时他们是借助于召集的教会会议颁布的。教会还通过一种行政管理等级制度执行法律、教皇通过这种制度进行统治,就象一个近代君主通过其代表进行统治一样。更进一步说,教会还通过一种司法等级制度解释和适用它的法律。教会行使着作为一个近代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教皇势力的扩张与适应民族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的王权的加强,导致两者的冲突不可避免,有时甚至异常激烈。为了不至于双方在冲突中同归于尽,教皇与王权不得不谋求一定的妥协。诚如伯尔曼所言,暴力既不能使革命的一方获得最后的胜利,也不能使对立的一方获得最后的胜利。教皇革命以新与旧的妥协而告终。如果暴力是助产士,那么法律就是使小孩最终成熟的老师。……最终的解决方案在德国、法国、英格兰和其他地方都是通过艰难的谈判达成的,而在这种谈判中,所有各方都放弃了他们最激进的要求。平衡最终由法律确立起来。我们可以更明确地说,教权与王权的妥协使得双方在社会中,都不能取得绝对的压倒一切的权威。这无疑为法律取得权威性地位创造了契机。教权与王权的对立为法律具有高于政治权威的至高性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伯尔曼指出,在西方,虽然直到美国革命时才贡献了“宪政”一词,但自12世纪起,所有西方国家,甚至在君主专制制度下,在某些重要的方面,法律高于政治这种思想一直被广泛讲述和经常承认。人们常争辩说,君主可以制定法律,但不能专断地制定,他应受法律约束,除非合法地修改它。
王权与教权的冲突与战争也为近代民主宪政提供了最初的实验场所。例如,在英国《自由大宪章》(1215年)素来被称为英国最早的宪法性文件,而“无地王”约翰(1199-1216年)之所以签署这一限制君主权利的文件,恰恰是为了联合大封建主、骑士和市民阶级利益。在法国,历史上最早的三级会议的召开也是起因于王权为了在对教权的斗争中获得广泛的支持。1296年,教皇卜尼法斯(1294—1303年)公开反对教会向世俗政权纳税,法王腓力四世则针锋相对,禁止金银出口,断绝了教廷从法国得到了财政收入。为了在与教皇的斗争中获取广泛的支持,法王腓力四世在1302年召开了由僧侣、贵族、第三等级市民的代表参加的“三级会议”,从此“三级会议”成为法国政治生活中的一部分。
在伯尔曼看来,教权与王权的对立使政治权威被分成教会政权和世俗政权两个部分,而这又使多种司法管辖权成为可能。在同一社会内部各种司法管辖权和各种法律体系的共存和竞争正是西文法律传统最突出特征。伯尔曼指出:“十二世纪初至十三世纪末是西文法律传统成形的时代,它有一个特点,即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刚刚建立的法律体系,形成多个司法管辖权并存的局面。许多刑事和民事罪行同时为教会法规和世俗政权的法律所涵盖,比如教士干犯的某些罪行,或俗人与教士或教会财产之间的诉讼,以及俗人之间发生民事纠纷,却向教会法庭求助。而在世俗法律制度方面,某些事情是皇室法庭或封建法庭都有权审理的。另外,违反庄园法的农奴如果逃到城市,一年后可以按照城市法获得自由,并豁免庄园法的追诉。生活在多种法律体系的人,事实上获得了额外多的自由。”
不仅如此,多种司法管辖权的存在也促进了法律的系统化、合理化。教会法体系和世俗法体系的格局,转而导致了在教会法律秩序内部各种世俗法律体系的复合体,而更特殊的则是导致了教会法院和世俗法院并存的管辖权。而且,为了保持复合、对抗法律体系间的复杂的平衡,就必须使法律系统化和合理化。这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西方的法律传统。
伯尔曼还特别强调,传统西方法有高级的信念,政治权力机构制订的法律必须服膺高级法,否则不具有效力。国家应根据法律建立——第一部斯堪的纳维亚的法律著作就曾以这样的话开头。同时广泛传播的对法律统治的信念在理论上也是支持依法而治。这种信念即是,国王的臣民在某些情况下有权拒绝服从他的命令。伯尔曼分析道,首先,这种信念植根于世界本身服从法律的神学俗条;其次,这种信念植根于对每一种权力都施加了实际和理论限制的世俗和宗教权威的二元性;再次,法律至上的信念植根于在每一个王国内部世俗权威的多元性,尤其植根于王室、封建和城市政治体彼此之间存在的辩证紧张关系。这也是教皇革命彻底性的一面。最后,对法律至上的信念在封建等级中上级与下级之间的相互义务关系密切联系,也与承认中央和地方当局之间以及官方和民众的管理机构之间辩证的互动关系相联系。封臣反抗他的领主的权利和农民基于庄园习惯而享有的权利,在发展出可用以对抗专制权力的法律意识过程中是重要的因素。透过伯尔曼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依法而治的信念,一方面是因为人们普遍相信上帝是高级法的终极创造者,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一面,即源于多元权威(以王权和教权为主)相互对抗的社会格局。
三、 权力制衡与西方法律传统:现实的思考
西方法律传统通常是指起源于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资产阶级革命,一直到当代垄断资本主义的法律传统,其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如在中世纪尤其是在11世纪后,西方法律传统表现为多元法律体系的形成,世俗法与教会法的二元论,在世俗法内部还形成了管辖权的多元化;在文艺复兴、资产阶级革命中,西方法律传统又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如自然法的理念,公法与私法的划分、分权与制衡、契约自由、法治、政治多元化、人权等;在当代,西方法律传统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体如个人本位向国家本位的转变、分权原则的动摇、公法与私法的相互渗透以及一些公私混合法律部门的出现。此外,相对于其他法律传统而言,西方法律传统有以下三层含义:一是实行资本主义私有制;二是法的相对独立性,即不受宗教和其他社会团体的干预;三是法治,法在社会整个调整系统中占主导性地位。
事实上,在伯尔曼看来,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期应定位于11世纪末至13世纪末,以教皇革命为起点,教俗两方面的一系列重大变革构成了西方法律传统得以产生的基础。因而教会与神学的作用是贯穿《法律与革命》的一个基本论题。通过伯尔曼的分析,我们知道,以教权和王权的二元对抗为主导的多元政治格局曾为西方法律传统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这种对抗与妥协实质上就是不同权力之间的对抗与平衡,因而权力制衡是西方法律传统产生的先决条件,也是法治产生的先决条件。这种权力制衡在教皇权高涨、西方民族国家形成的年代,表现为教权与各种世俗政权的对抗与妥协,这是伯尔曼观察西方法律传统的视角,而在泰格和利维的视野中,西方法律传统与资本主义的兴起密切相关。在他们看来,商人阶级随着实力的不断壮大,其扩展活动领域的要求也日益强烈。他们创办了工厂、银行和市镇,由此触动了封建领主的政治经济势力,双方的冲突也就不可避免,冲突的结果是最终达成妥协。并出现法律协调。与此同时,基于商业贸易对契约法则的内在需要,商人阶级也自立法律。总之,在西欧,随着商人阶级为最早代表的中间层的崛起,法律体系应运而生。
其实,伯尔曼与泰格、利维所描述的分别是权力制衡在不同历史阶段下的表现,在西欧民族国家的萌芽阶段,权力制衡主要是教权与王权,以及世俗权力内部不同权威之间的冲突与妥协,在资本主义萌芽、民族国家形成时期,权力制衡主要是国家内部不同阶级之间的冲突与妥协;在随后,不同阶级之间的对抗则又表现为不同国家政权机关的冲突与妥协;这一制衡机制最终发展为资产阶级的民主宪政。正是权力制衡造就了西方的法律传统。权力制衡提供了法治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制度架构。
以西方的法律传统为对比、参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的法律传统。
张晋藩先生曾将中国法律的传统概括为:(一)引礼入法,礼法结合;(二)恭行天理,执法原情;(三)法则公平、权利等差;(四)法自君出,权尊于法;(五)家族本位、伦理法治;(六)重刑轻民、律学独秀;(七)依法治官、明职课责;(八)纵向比较、因时定制;(九)立法修律、比附判例;(十)援法定罪、类推裁定;(十一)无讼是求、调处息争;(十二)诸法并存、民刑有分等十二个方面。 勿庸置疑,法自君出、权大于法、重刑轻民等等是中国法律传统的典型特征,因而可以将中国法律传统称之为人治型的法律传统。
从西方法律传统的角度来反观中国,我们可以认定,权力制衡的缺乏是形成中国人治型传统的重要因素。
在中国,宗教从来没有形成足以与皇权抗衡的力量,教权与皇权的对抗几乎从不存在。同时,世俗政权内部多元政治势力之间是对抗也由于中国在造就世界上最庞大、最持久的政治实体方面的成功而未能出现。因而在中国伯尔曼所强调的、导致西方法律传统形成的因素没有出现过。麦迪逊曾经猜测,“中国在造就世界上最庞大、最持久的政治实体方面的成功与资本主义发展的成功不能并存” 我们也可以这样认定,中国历史过于强大的中央专制集权的存在与强调分权的现代型法制也无法并存。
另一方面,传统中国也不存在西欧意义上的对抗。韦伯指出,“按照法律,家产制官僚机制直接统领小市民与小农民,西方中世纪时那种封建的中间阶层,无论在法律上,还是实际上,都不存在。” 在传统中国,士农工商只是四种职业,而不是阶层,中国社会是一个职业分立而不是阶层对立的社会,“在此社会中,非无贫富,贵贱之差,但升沉不定,流转相通,对立之势不成,斯不谓之阶级社会耳” 。何怀宏也认为,西周以后,社会不再是贵族与非贵族对称。 而在西欧,封建主义给西方社会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中间层 ,这个中间层的存在深深影响了西方的法律传统。
透过西方法律传统形成机理的分析,会使我们深刻地领悟完善民主宪政、为国家机构注入制衡精神,以及构建中国的市民社会所具有的深邃涵义。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交通部关于印发交通环境统计报表制度的通知

交通部


交通部关于印发交通环境统计报表制度的通知

1991年2月9日,交通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交通厅、局、委、办部直属和双重领导交通企事业单位:
为完善交通环境统计报表制度,加强基础工作,更好地发挥环境统计信息为环境管理服务的作用,经过几年的实践,部对原环境统计报表制度做了必要的修改和补充,现发给你们,自一九九0年度起执行。一九九0年的统计报表上报时间可推迟到一九九一年五月底前,以后年度上报时间按本制度要求执行。
《交通环境统计报表制度》五年内不变动,以保持相对稳定。部不再统一印发报表,请各单位按此次印发的报表格式自行印制。
望各单位加强环境统计工作,建立健全环保机构,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环境统计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厅(局)环境保护工作基础较薄弱,特别是缺乏监测手段的单位,填写报表的某些栏目可能有一定困难,但要按环境统计报表制度的要求,积极创造条件尽力填好报表,力争在一、两年内将环境保护基础工作搞上去。

附:交通环境统计报表制度说明
(一)交通环境统计报表制度适用于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交通厅(局、委、办)和部直属、双重领导企事业单位。
(二)统计范围:
1、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交通厅(局、委、办)统计范围为地市级以上独立核算工业、运输、港口企业。
2、部直属、双重领导运输、港口企业、长江航务管理局负责所属运输、工业、港口独立核算单位的汇总。
(三)报送办法: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交通厅(局、委、办)和部直属、双重领导企事业单位将汇总表于次年三月底前报部环境保护办公室。
(四)填报要求:
1、统计人员必须遵守《统计法》,如实填报各项统计数字,不得拒报、瞒报、迟报。
2、统计报表中的各项数字字迹应清晰整齐,不得用铅笔填写。
3、统计报表中填报的数字要上下对齐,超过三位数时要打分号,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4、统计报表中的各项指标数量栏内不能出现空格,也不能有任何文字。没有数字的,以“----”表示,有数字因其数量不足报表规定计算单位或因故短缺的,要标记“……”,需要说明的项目,在备注栏内填写。
5、统计报表中某一数字和上面或相邻一格数字相同时,不得用“″”或“同上”、“同左”等词填写,应填出相同的数字。
6、统计报表中规定的计量单位,不得擅自更改。
7、统计报表必须有填表人,环保机构负责人和单位负责人签名盖章,并注明报出日期,加盖公章,否则无效。
8、交通环境统计报表不得用地方环保部门印发的报表代替。
交通环境统计报表目录
------------------------------------------------------------------------------
表号 | 表 名 |报告期别| 填 报 单 位 |报送时间
--------|--------------|--------|------------------------------|----------
交 业 |环境保护基本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 |三月底
环100|情况 | 年报 |列市交通厅、局、委、办、部直 |以前
表 | | |属、双重领导企事业单位 |
--------|--------------|--------|------------------------------|----------
环 年 |企事业污染治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 |
基 4 |理情况 | 年报 |列市交通厅、局、委、办、部直 |三月底
表 | | |属、双重领导企事业单位(不包 |以前
| | |括设计院、研究所、院校) |
--------|--------------|--------|------------------------------|----------
交 业 |企业“三废”排|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 |三月底
环105|放及处理利用 | 年报 |列市交通厅、局、委、办、部直 |以前
表 |情况 | |属、双重领导企事业单位 |
--------|--------------|--------|------------------------------|----------
交 业 |到港船舶污染 | |沿海各港务局、上海、广州海运 |
环101|物接收处理情 | 年报 |局、长江轮船总公司、长江航务 |三月底
表 |况 | |管理局、黑龙江航运管理局、各 |以前
| | |海上安全监督局 |
--------|--------------|--------|------------------------------|----------
|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 |
交 业 |船舶防污设备 | |列市交通厅、局、委、办的航运 |
环102|安装情况 | 年报 |单位、部直属、双重领导的航运、|三月底
表 | | |航道、航务工程、救捞和港务局 |以前
| | |等企业 |
--------|--------------|--------|------------------------------|----------
交 业 |当年建成投产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 |
环103|的大中型建设 | 年报 |列市交通厅、局、委、办,部直 |三月底
表 |项目“三同时”| |属、双重领导港务航务局、各高 |以前
|执行情况 | |速公路联合公司 |
--------|--------------|--------|------------------------------|----------
|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 |
交 业 |大中型建设项 | |列市交通厅、局、委、办,部直 |三月底
环104|目执行“环境评| 年报 |属、双重领导港务、航务局、各 |以前
表 |价制度”情况 | |高速公路联合公司,各持环境评 |
| | |价证单位 |
------------------------------------------------------------------------------
环 境 保 护 基 本 情 况
单位名称: 一九九 年 表号:交业环100表
制表机关:交通部
----------------------------------------------------------------------------------------------------
| 项 目 | 单 位 | 数 量 | 备 注 |
|----------------------------------|--------------------|------------------|------------------|
| 甲 | 乙 | 1 | 丙 |
|----------------------------------|--------------------|------------------|------------------|
| 一、汇总的单位数 | 个 | | |
|----------------------------------|--------------------|------------------|------------------|
| 二、年末固定资产原值 | 万 元 | | |
|----------------------------------|--------------------|------------------|------------------|
| 其中:环保设施 | 万 元 | | |
|----------------------------------|--------------------|------------------|------------------|
| 三、年末职工人数 | 人 | | |
|----------------------------------|--------------------|------------------|------------------|
| 其中:环保工作人员 | 人 | | |
|----------------------------------|--------------------|------------------|------------------|
| 其中:管理人员 | 人 | | |
|----------------------------------|--------------------|------------------|------------------|
| 监测人员 | 人 | | |
|----------------------------------|--------------------|------------------|------------------|
| 检测人员 | 人 | | |
|----------------------------------|--------------------|------------------|------------------|
| 治理人员 | 人 | | |
|----------------------------------|--------------------|------------------|------------------|
| 科研人员 | 人 | | |
|----------------------------------|--------------------|------------------|------------------|
| 设计人员 | 人 | | |
|----------------------------------|--------------------|------------------|------------------|
| 教学人员 | 人 | | |
----------------------------------------------------------------------------------------------------
----------------------------------------------------------------------------------------------------
| 四、现有环保房屋建筑面积 | 平方 米 | | |
|----------------------------------|--------------------|------------------|------------------|
| 五、监测车拥有量 | 辆 | | |
|----------------------------------|--------------------|------------------|------------------|
| 六、主要仪器、设备拥有量 | 台( 套) | | |
|----------------------------------|--------------------|------------------|------------------|
| 其中:进口 | 台( 套) | | |
|----------------------------------|--------------------|------------------|------------------|
| 主要仪器、设备总价值 | 万 元 | | |
|----------------------------------|--------------------|------------------|------------------|
| 其中:进口 | 万 元 | | |
|----------------------------------|--------------------|------------------|------------------|
| 七、污染环境赔偿情况 | | | |
|----------------------------------|--------------------|------------------|------------------|
| 1、交纳排污费总额 | 万 元 | | |
|----------------------------------|--------------------|------------------|------------------|
| 2、污染罚款总额 | 万 元 | | |
|----------------------------------|--------------------|------------------|------------------|
| 3、污染赔款总额 | 万 元 | | |
----------------------------------------------------------------------------------------------------
单位负责人签章: 环保机构负责人签章: 填表人签章:
报出日期: 年 月 日
企 事 业 污 染 治 理 情 况
单位名称: 一九九 年 表号:球年基4表
制表机关:国家环保局
----------------------------------------------------------------------------------------------------
| 项 目 | 单位 |数量| 项 目 | 单位 |数量|
|----------------------------|--------|----|--------------------------------|----------|----|
| 甲 | 乙 |1 | 甲 | 乙 |1 |
|----------------------------|--------|----|--------------------------------|----------|----|
|一、本年污染治理资金来源合计| 万元 | | | | |
|----------------------------|--------|----|--------------------------------|----------|----|
| 1、基本建设资金 | 万元 | |四、当年竣工项目 | 个 | |
|----------------------------|--------|----|--------------------------------|----------|----|
| 2、更新改造资金 | 万元 | | 1、治理废水 | 个 | |
|----------------------------|--------|----|--------------------------------|----------|----|
| 3、综合利用利润留成 | 万元 | | 2、治理废气 | 个 | |
|----------------------------|--------|----|--------------------------------|----------|----|
| 4、环境保护补助资金 | 万元 | | 3、治理固体废物 | 个 | |
|----------------------------|--------|----|--------------------------------|----------|----|
| 5、贷款 | 万元 | | 4、治理噪音 | 个 | |
|----------------------------|--------|----|--------------------------------|----------|----|
| 6、其他 | 万元 | | 5、其他 | 个 | |
|----------------------------|--------|----|--------------------------------|----------|----|
|二、污染治理资金使用合计 | 万元 | |五、当年竣工项目中当年安排的 | 个 | |
|----------------------------|--------|----|--------------------------------|----------|----|
| 1、治理废水 | 万元 | | 1、治理废水 | 个 | |
|----------------------------|--------|----|--------------------------------|----------|----|
| 2、治理废气 | 万元 | | 2、治理废气 | 个 | |
|----------------------------|--------|----|--------------------------------|----------|----|
| 3、治理固体废物 | 万元 | | 3、治理固体废物 | 个 | |
|----------------------------|--------|----|--------------------------------|----------|----|
| 4、治理噪音 | 万元 | | 4、治理噪音 | 个 | |
|----------------------------|--------|----|--------------------------------|----------|----|
| 5、其他 | 万元 | | 5、其他 | 个 | |
----------------------------------------------------------------------------------------------------
----------------------------------------------------------------------------------------------------
|三、当年安排治理项目 | 个 | |六、当年竣工项目累计完成投资额 | 万元 | |
|----------------------------|--------|----|--------------------------------|----------|----|
| 1、治理废水 | 个 | |七、当年竣工项目设计年处理利用 | | |
|----------------------------|--------|----|--------------------------------|----------|----|
| 2、治理废气 | 个 | | “三废”量 | | |
|----------------------------|--------|----|--------------------------------|----------|----|
| 3、治理固体废物 | 个 | | 1、处理废水量 | 万吨 | |
|----------------------------|--------|----|--------------------------------|----------|----|
| 4、治理噪音 | 个 | | 2、处理废气量 |万标立方米| |
|----------------------------|--------|----|--------------------------------|----------|----|
| 5、其他 | 个 | | 3、处理利用固体废物量 | 万吨 | |
----------------------------------------------------------------------------------------------------
单位负责人签章: 环保机构负责人签章: 填表人签章:
报出日期: 年 月 日
企业“三废”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
单位名称: 一九九 年 表号:交业环105表
制表机关:交通部
----------------------------------------------------------------------------------------------
| 项 目 | 单位 |数量| 项 目 |单位|数量|
|------------------------------|------------|----|--------------------------|----|----|
| 甲 | 乙 |1 | 甲 |乙 |1 |
|------------------------------|------------|----|--------------------------|----|----|
| | | | | | |
|------------------------------|------------|----|--------------------------|----|----|
|一、水 | | | | | |
|------------------------------|------------|----|--------------------------|----|----|
| 1、工业用水总量 | 万吨 | | 6、汽车尾气排放情况 | | |
|------------------------------|------------|----|--------------------------|----|----|
| 其中:船舶供水量 | 万吨 | |(1)消耗柴油量 |吨 | |
|------------------------------|------------|----|--------------------------|----|----|
| 2、工业废水处理量 | 万吨 | |以柴油为燃料的 载货汽车 |辆 | |
|------------------------------|------------|----|--------------------------|----|----|
| 3、外排废水中未经处理达标量| 万吨 | | 机车 |辆 | |
|------------------------------|------------|----|--------------------------|----|----|
|二、气 | | | 客车 |辆 | |
|------------------------------|------------|----|--------------------------|----|----|
| 1、全年耗煤量 | 万吨 | |(2)消耗汽油量 |吨 | |
|------------------------------|------------|----|--------------------------|----|----|
| 2、全年耗燃料油量 | 万吨 | |以汽油为燃料的 客、货车 |辆 | |
|------------------------------|------------|----|--------------------------|----|----|
| 3、锅炉 |台/蒸发量吨| | 小汽车 |辆 | |
----------------------------------------------------------------------------------------------
----------------------------------------------------------------------------------------------
| 其中:达标的 |台/蒸发量吨| | 7、工业粉尘排放量 |吨 | |
|------------------------------|------------|----|--------------------------|----|----|
| 4、工业炉窑 | 座 | |工业粉尘回收量 |吨 | |
|------------------------------|------------|----|--------------------------|----|----|
| 其中:达标的 | 座 | |港口粉尘产生量 |吨 | |
|------------------------------|------------|----|--------------------------|----|----|
| 5、废气排放总量 |万标立方米 | |三、固体废物 | | |
|------------------------------|------------|----|--------------------------|----|----|
|(1)燃料燃烧过程中废气排放量|万标立方米 | |1、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 |吨 | |
|------------------------------|------------|----|--------------------------|----|----|
| 其中:经过消烟除尘的 |万标立方米 | |2、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吨 | |
|------------------------------|------------|----|--------------------------|----|----|
|(2)生产工艺过程中废气排放量|万标立方米 | |3、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 |吨 | |
|------------------------------|------------|----|--------------------------|----|----|
| 其中:经过净化处理的 |万标立方米 | | | | |
----------------------------------------------------------------------------------------------
单位负责人签章: 环保机构负责人签章: 填表人签章:
报出日期: 年 月 日
到港船舶污染物接收处理情况
单位名称: 一九九 年 表号:交业环101表
制表机关:交通部
----------------------------------------------------------
| 项 目 | 单位 |数 量|备 注|
|----------------------------|--------|------|------|
| 甲 | 乙 | 1 | 丙 |
|----------------------------|--------|------|------|
|一、处理设施数量 |套(艘)| | |
|----------------------------|--------|------|------|
|二、本年新增处理设施数量 |套(艘)| | |
|----------------------------|--------|------|------|
| 新增处理设备名称: | | | |
|----------------------------|--------|------|------|
| 1、 | | | |
|----------------------------|--------|------|------|
| 2、 | | | |
|----------------------------|--------|------|------|
| 3、 | | | |
|----------------------------|--------|------|------|
| 4、 | | | |
|----------------------------|--------|------|------|
| 5、 | | | |
|----------------------------|--------|------|------|
|三、到港船舶艘次 | 艘次 | | |
|----------------------------|--------|------|------|
| 其中:油船 | 艘次 | | |
|----------------------------|--------|------|------|
|四、船舶油污水 | | | |
|----------------------------|--------|------|------|
| 1、港口接收处理量 | 万吨 | | |
|----------------------------|--------|------|------|
| 2、回收废油量 | 吨 | | |
|----------------------------|--------|------|------|
| 3、总收入 | 万元 | | |
|----------------------------|--------|------|------|
| 其中:外汇 | 万元 | | |
|----------------------------|--------|------|------|
|五、船舶垃圾 | | | |
|----------------------------|--------|------|------|
| 1、港口接收、处理(置)量| 艘次 | | |
|----------------------------|--------|------|------|
| 2、总收入 | 万元 | | |
|----------------------------|--------|------|------|
| 其中:外汇 | 万元 | | |
----------------------------------------------------------
单位负责人签章: 环保机构负责人签章: 填表人签章:
报出日期: 年 月 日
船 舶 防 污 设 备 安 装 情 况
单位名称: 一九九 年 表号:交业环102表
制表机关:交通部
----------------------------------------------------------------------------------------------
| | |装有油水分|装有油份浓 |装有排油 |装有专用 |
| 项 目 |船舶(艘)|离器(艘)|度报警器(艘)|监控装置的|压载舱的 |
| | | | |油船(艘)|油船(艘)|
|--------------------------|----------|----------|--------------|----------|----------|
| 甲 | 1 | 2 | 3 | 4 | 5 |
|--------------------------|----------|----------|--------------|----------|----------|
| 合 计 | | | | | |
|--------------------------|----------|----------|--------------|----------|----------|
|(1)150总吨以上油船 | | | | | |
|--------------------------|----------|----------|--------------|----------|----------|
| 其中:原油油船 | | | | | |
|--------------------------|----------|----------|--------------|----------|----------|
| 成品油船 | | | | | |
|--------------------------|----------|----------|--------------|----------|----------|
|(2)400总吨以上非油船| | | | | |
|--------------------------|----------|----------|--------------|----------|----------|
| 其中:运输船 | | | | | |
|--------------------------|----------|----------|--------------|----------|----------|
| 工程船 | | | | | |
|--------------------------|----------|----------|--------------|----------|----------|
| 港作船 | | | | | |
|--------------------------|----------|----------|--------------|----------|----------|
| 其他船 | | | | | |
----------------------------------------------------------------------------------------------
------------------------------------
装有生活 |装有液|装有焚烧| |
污水处理 |位计 |炉(艘)|备注|
装置(艘)|(艘)| | |
----------|------|--------|----|
6 | 7 | 8 |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单位负责人签章: 环保机构负责人签章: 填表人签章:
报出日期: 年 月 日
当年建成投产的大中型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情况
单位名称: 一九九 年 表号:交业环103表
制表机关:交通部
------------------------------------------------------------------------------------------------
| 项 目 | 单 位 | 数 量 | 备 注 |
|--------------------------------------|--------------------|--------------|--------------|
| 甲 | 乙 | 1 | 丙 |
|--------------------------------------|--------------------|--------------|--------------|
|一、当年建成投产的建设项目数 | 个 | | |
|--------------------------------------|--------------------|--------------|--------------|
| 建设项目名称: | | | |
|--------------------------------------|--------------------|--------------|--------------|
| 1、 | | | |
|--------------------------------------|--------------------|--------------|--------------|
| 2、 | | | |
|--------------------------------------|--------------------|--------------|--------------|
| 3、 | | | |
|--------------------------------------|--------------------|--------------|--------------|
| 4、 | | | |
|--------------------------------------|--------------------|--------------|--------------|
| 5、 | | | |
|--------------------------------------|--------------------|--------------|--------------|
|二、建设项目中已执行“三同时”的 | 个 | | |
|--------------------------------------|--------------------|--------------|--------------|
| 其中:全部执行的 | 个 | | |
|--------------------------------------|--------------------|--------------|--------------|
| 部分执行的 | 个 | | |
|--------------------------------------|--------------------|--------------|--------------|
|三、当年建成投产的建设项目投资总额 | 万元 | | |
|--------------------------------------|--------------------|--------------|--------------|
| 其中:环保工程投资 | 万元 | | |
|--------------------------------------|--------------------|--------------|--------------|
|四、新增处理“三废”能力 | | | |
|--------------------------------------|--------------------|--------------|--------------|
| 1、废水 | 吨/日 | | |
|--------------------------------------|--------------------|--------------|--------------|
| 2、废气 | 标立方米/时 | | |
|--------------------------------------|--------------------|--------------|--------------|
| 3、固体废物 | 吨/年 | | |
------------------------------------------------------------------------------------------------
单位负责人签章: 环保机构负责人签章: 填表人签章:
报出日期: 年 月 日
大中型建设项目执行“环境评价制度”情况
单位名称: 一九九 年 表号:交业环104表
制表机关:交通部
------------------------------------------------------------------------------------------
|序 | |工程计划|工程总投资|环境评价|环境评价|环境评 |环保工程| |
| |建设项目名称|起止时间|(万元) |单位名称|起止时间|价费用 |投资估算|备注|
|号 | | | | | |(万元)|(万元)| |
|----|------------|--------|----------|--------|--------|--------|--------|----|
|1 | 甲 | 乙 | 1 | 丙 | 丁 | 2 | 3 |戊 |
|----|------------|--------|----------|--------|--------|--------|--------|----|
|2 | | | | | | | | |
|----|------------|--------|----------|--------|--------|--------|--------|----|
|3 | | | | | | | | |
|----|------------|--------|----------|--------|--------|--------|--------|----|
|4 | | | | | | | | |
|----|------------|--------|----------|--------|--------|--------|--------|----|
|5 | | | | | | | | |
|----|------------|--------|----------|--------|--------|--------|--------|----|
|6 | | | | | | | | |
|----|------------|--------|----------|--------|--------|--------|--------|----|
|7 | | | | | | | | |
|----|------------|--------|----------|--------|--------|--------|--------|----|
|8 | | | | | | | | |
|----|------------|--------|----------|--------|--------|--------|--------|----|
|9 | | | | | | | | |
|----|------------|--------|----------|--------|--------|--------|--------|----|
|10| | | | | | | | |
------------------------------------------------------------------------------------------
单位负责人签章: 环保机构负责人签章: 填表人签章:
报出日期: 年 月 日

附:交通环境统计主要指标解释及填写方法
一、环境保护基本情况(交业环100表)
1、汇总的单位数:指以独立核算单位为准汇总的单位个数。
2、年末固定资产原值:指所汇总的单位的年末固定资产原值总计。
3、环保设施:指用于防治污染、“三废”综合利用的设施,包括:防尘、防毒、噪声防治、污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置、处理设施及船舶防污设备(油水分离器、油份浓度计、排油监控装置、焚烧炉、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洗舱机)等。
若计划财务部门没有准确统计数字,可填写估计数字,并在备注中说明。
4、年末职工人数:指所汇总的单位年末职工人数总计。
5、环保工作人员:指从事环保管理、科研、设计、教学、监测、检测、治理工作的专、兼职人员。
管理人员: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厅(局)、部直属和双重领导企、事业单位的环保处(科、室)危管防污处(科)人员或负责环保工作的处(科、室)中负责环保工作的专、兼职人员。
科研人员:指专门从事环保研究的人员。
设计人员:指各设计单位环保设计人员。
教学人员:指各大、中、专院校环保专业教学人员。
监测人员:指从事环境监测的工作人员。
检测人员:指汽车检测站负责尾气检测人员。
治理人员:指污水接收处理场(站、船)、垃圾接收处理场(车、船、站)、除尘和其他污染治理设施的管理和操作人员及负责兼管油水分离器等船舶防污设备的三管轮。
环保工作人员数=管理人员数+科研人员数+设计人员数+数字人员数+监测人员数+检测人员数+治理人员数
6、现有环保房屋建筑面积:指环境管理、监测、科研、设计、教学用房建筑面积。
7、主要仪器、设备:指用于科研、设计、监测、检测、教学等价值千元以上的仪器、设备。
二、企事业污染治理情况(环年基4表)
1、本年污染治理资金来源合计:指企事业单位经主管部门批准或企业自己安排的本年实际用于治理废水、废气、废渣、噪音和其他环境工程的各种来源资金总额。
本年污染治理资金来源合计=基本建设资金+更新改造资金+综合利用利润留成+环境保护补助资金+贷款+其他资金
基本建设资金:指纳入基本建设内的各种资金,包括国家预算内安排用于治理环境污染的拔改贷资金(现称经营性和非经营性资金)以及企业自筹资金、利用外资等(包括由上年结转到本年继续使用的资金)。
更新改造资金:指由各级经委或企事业单位安排的用于治理环境污染的更新改造资金。
综合利用利润留成:指企业为消除污染,以“三废”为主要原料,开展综合利用项目所得产品利润的提留部分。
环境保护补助资金:指由地方财政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征收的排污费中实际用于补助环境污染治理部分。
其他资金:指五种资金来源以外的其他用于污染治理的资金数。
2、污染治理资金使用合计与本年污染治理资金来源合计相同。不同之处,此项按使用情况分类。
污染治理资金使用合计=治理废水资金+治理废气资金+治理固体废物资金+治理噪音资金+其他资金
本年污染治理资金来源合计=污染治理资金使用合计
3、当年安排治理项目:指在本年内由国家、部门、地方或企事业安排的以治理污染“三废”综合利用为主要目的,治理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噪音及其他环境治理工程项目的总数。不包括续建项目,也不包括“三同时”项目。
治理废水:航运单位一次更新若干个油水分离器的只能算一个治理废水项目。
4、当年竣工项目:指当年竣工投入运转的治理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噪音及其他环境工程项目的总数。包括以往年度开工当年续建竣工项目。
5、当年竣工项目中当年安排的:指当年安排的治理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噪音及其他环境工程中已竣工投入运转的项目的总数。不包括续建项目竣工数。
6、当年竣工项目累计完成投资额:指在本年内竣工的项目,自开工至竣工逐期累计完成的全部投资额。
7、当年竣工项目设计年处理利用“三废”量:指当年竣工污染治理项目(无论哪年开工)设计文件规定的年处理、利用“三废”量。
三、企业“三废”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交业环105表):
1、水
(1)工业用水总量:指企业用于生产方面,包括港(厂)区生活、船舶供水、机车用水、煤堆场喷水等新鲜用水量和重复用水总和。
新鲜用水量:指企业从地面水、水井和城市自来水取用的水量。
重复用水量:指企业内部循环使用、一水多用、串级使用和经处理后回用的水量。
(2)船舶供水量:指港口供给到港船舶用水量。
(3)工业废水处理量:指经过各种水处理设施处理的工业废水总量。不包括港口接收处理到港船舶污水的处理量。
(4)外排废水中未经处理达标量:指虽未经水处理设施处理,但符合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的废水量。
2、气
(1)全年耗煤量:包括车、船用煤和其他生产、生活用煤。
(2)全年耗燃料油量:包括车、船用燃料油和其他生产、生活用燃料油量。
(3)锅炉:指企业港区(厂区)内用于生产、生活的1蒸发量吨以上锅炉(含1蒸发量吨)。
(4)工业炉窑:指企业生产用的炉窑。如“炼铁高炉、炼钢炉、冲天炉、烘干炉窑、锻造加热炉、水泥窑、石灰窑等。
(5)锅炉、工业炉窑达标的:均指达到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的锅炉和工业炉窑。
(6)废气排放总量:指燃料燃烧、生产工艺过程中排放的各种废气总量。以标准状态下〔压力为101.31kPa(760毫米汞柱),温度为零度〕每年万标立方米表示(每小时排放量的算术平均值X年排放小时数)。
为了便于说明交通系统情况,运输车辆排放的废气不计其中,单列一项。此项仅统计有组织排放(即废气通过烟囱或排气筒集中排放)的废气量,无组织排放(即无集中式排放口的排放)的废气量暂不统计在内。
燃料燃烧过程中废气排放量:指燃煤、油气锅炉和工业炉窑(烘干炉、锻造加热炉、退火炉及其他纯属加热过程的炉窑)在燃烧过程中所排放的总量。
生产工艺过程中废气排放量:指生产工艺过程中排放的废气总量。
--4
计算公式: V燃或V生=10 Qn.h
式中: Qn——某废气排放流量,标立方米/时;
h——某废气排放时间,小时/年;
V燃或V生——某燃烧废气量或某生产工艺废气量,万
标立方米/年。
对于无测试条件的单位,可根据风机铭牌标定的风量进行近似计算。
计算公式:
273 B
Qn=———————×————Q
273+t 760
式中:Qn——标准状态下的废气排放量,标立方米/时;
Q ——风机铭牌标定风量,立方米/时;
t ——废气温度,℃
B ——当地大气压力,帕(毫米汞柱)。
经过消烟除尘的:指经过消烟除尘装置处理的烟气量。可根据下式计算:
V除=V燃·η
式中:V除——经消烟除尘装置处理的烟气量,万标立方米;
V燃——燃烧废气量,万标立方米;
η ——除尘器的除尘效率,%。
经过净化处理的:指生产工艺过程中排放的废气经过各种处理装置净化、处理的量。
计算公式:V净=V生·η
式中:V净——经过各种净化处理装置净化、处理的废气量,万
标立方米;
V生——某生产工艺废气量,万标立方米;
η ——净化处理装置的净化效率,%。
(7)汽车尾气排放情况
消耗柴油量:指柴油车的燃料年消耗量。
消耗汽油量:指汽油车的燃料年消耗量。
(8)工业粉尘排放量: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固体微粒总重量。此项不包括港口生产作业中发生的粉尘量。
工业粉尘排放量一般可用下式计算:
--6 -- --6 --
Gds=10 Vd·Cd·h=10 Vd(1--η)·C·h
式中:Gds——工业粉尘排放量,吨/年;
Vd——排放系统的排风量,立方米/时;
Cd——除尘系统出口气体含尘平均浓度,克/立方米;
η——除尘系统的除尘效率,%;
--
Ci——除尘系统入口气体含尘平均浓度,克/立方米;
h——生产设备系统年运转工作时数,时。
工业粉尘回收量:指经过各种回收处理装置回收的粉尘和尘泥量(包括干法和湿法)。
通常情况下:
工业粉尘产生量=工业粉尘排放量+工业粉尘回收量
工业粉尘回收量可用下式计算:
--6 --
Gw=10 Vd·η·Ci·h
式中:Gw——工业粉尘回收量,吨/年;
Vd——除尘系统的排风量,立方米/时;
η——除尘系统的除尘效率,%;
--
Ci——尘系统入口气体含尘平均浓度,克/立方米;
h——生产设备系统年运转工作时数,时。
港口粉尘产生量:指港口生产中,煤、矿石、散粮等起尘总量。
各货种起尘量按运量的2‰估算。

3、固体废物
(1)工业固体废物: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生产的固体弃物(包括固体状、半固体状和高浓度液体状)。

不分页显示   总共2页  1 [2]

  下一页

国务院对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关于讨论僮文方案和少数民族文字方案中设计字母的几项原则的报告的批复

国务院


国务院对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关于讨论僮文方案和少数民族文字方案中设计字母的几项原则的报告的批复


1957年12月10日,国务院

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关于讨论僮文方案和少数民族文字方案中设计字母的几项原则的报告”,经国务院全体会议第六十三次会议讨论通过。
同意报告中关于僮文方案的意见。僮文方案可在僮族地区逐步推行,在推行过程中应该随时总结经验,使方案更加完善。以后修订方案的时候,可由广西僮族自治区提出,报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批准后实行。同意关于少数民族文字方案中设计字母的五项原则,今后少数民族设计文字方案的时候,都应该按照这些原则办理。

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关于讨论僮文方案和少数民族文字方案中设计字母的几项原则的报告

我们遵照周总理在国务院全体会议第四十八次会议上的指示,于10月12日举行了一次会议,就僮文方案和少数民族文字方案中设计字母的几项原则进行了讨论。出席会议的,除文改会委员外,有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中央民族学院、北京大学等单位的有关负责同志和专家三十余人。现在把讨论结果报告如下:
一、关于僮文方案的意见
有两点需要加以说明:
新创制的僮文以僮语北部方言为基础方言,以武鸣语音为标准音,共用了三十二个字母,即a、b、■、c、d、■、■、e、f、g、h、i、k、l、m、n、■、o、θ、p、r、s、t、u、■、v、y、■、■、■、■、■。
(甲)■、■、■、■、■、■、等六个字母(注解:六个字母现全部改为拉丁字母。)是在拉丁字母基础上设计的。■、■、是在b、d的上面加一横,表示和b、d相当的浊音;■、θ、■、■是国际音标,前两个字母在苏联已有一些民族使用;w是倒的m,是u的延长;■是n的变体,汉语拼音方案已用为ng的简体。增加这些字母的理由是:
(1)■、■、■、θ、■都反映僮语的特点,代表汉语标准音里所没有的语音。汉语里虽然有所代表的音,但是只用在音节的末尾,而在僮语里也可以用在音节的开头,同时还有象■v这样双字母的结合,如果■的音用ng表示,则■v就要用ngv三个字母表示。
(2)僮文本可用b、d表浊音,用p、t表清音,但是如果这样,就要和汉语拼音方案的系统发生矛盾,汉语的“bu”(部)僮文就要写成“pu”(铺);汉语的“da■”(党),僮文就要写成“ta■”(躺)。这在教学和使用上会造成很大的不便,不如和汉语相同的音用相同的字母表达,僮语特有的浊音,另制■、■两个字母表达。
(乙)没用一般拉丁字母中的j、q、w、x、z而新制了■、■、■、■、■等五个专表声调的字母。(注解:五个专表声调的字母,现全部改为拉丁字母。)这样做的理由是:
(1)便于同系属语言各民族文字的字母取得一致,因为如果利用剩余字母,僮文的剩余字母未必就是其他民族文字的剩余字母;
(2)将来如果在较长期的实践中证明声调符号可以省略的时候,也便于省去;
(3)避免过多的辅音字母连在一起的拼写格式;
(4)现在僮语里没有和这五个剩余拉丁字母相当的音,为了避免和汉语拼音方案的字母发生混淆,不用这五个字母表声调。如果将来僮语在发展过程中增加了和这些字母相当的语音,也便于采用。
总起来看,这个僮文方案(草案)在字母的用法上跟汉语拼音方案基本上一致,而且能表达僮语的语音特点。
现在这个方案已在本民族中试用,到目前为止,共训练了二千七百多名机关干部和二万八千七百八十名农村基层推行人员;在四千多个僮族乡里开办了一万二千二百多个群众学习班,组织了三十五万多人参加学习。现在,经过学习脱离了文盲状态的已有十万多人,在推行过程中,这个方案受到僮族群众的普遍欢迎。
我们认为,这个方案可以在僮族地区逐渐推行。这个方案,还有需要改善的地方,但是以经过一个时期的实用以后再根据群众的经验和愿望考虑修正为宜。在推行过程中如需要个别的修改,可由广西僮族自治区提出,报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批准后实行。
二、关于少数民族文字方案中设计字母的几项原则
我们根据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提出的关于少数民族文字方案中设计字母的几项原则,进行了讨论。大家认为,少数民族创制或改革文字,应该多考虑和汉语拼音方案尽量靠拢,以便于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和互相学习,并且同意以下五项原则:
甲、少数民族创制文字应该以拉丁字母为基础;原有文字进行改革,采用新的字母系统的时候,也应该尽可能以拉丁字母为基础。
乙、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相同或者相近的音,尽可能用汉语拼音方案里相当的字母表示。
丙、少数民族语言里有而汉语里没有的音,如果使用一个拉丁字母表达一个音的方式有困难的时候,在照顾到字母系统清晰,字形简便美观、字母数目适当、便于教学使用的条件下,根据语言的具体情况,可以采用以下的办法表示:
(1)用两个字母表达一个音;
(1)另创新字母或者采用其他适用的字母;
(3)个别情况也可在字母上加附加符号。
丁、对于语言中的声调,根据实际需要,可在音节末尾加字母表示或者采用其他办法表示或不表示。
戊、各民族的文字,特别是语言关系密切的文字,在字母形式和拼写规则上应尽量取得一致。
以上意见是否妥当,请审核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