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联合声明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2 08:16:07   浏览:9806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第14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联合声明

中国 东盟


第14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联合声明







  2011年11月18日,第14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会议就纪念对话关系20周年发表联合声明。声明全文如下:

纪念对话关系20周年

第14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联合声明

——进一步推进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

  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在第14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并纪念中国-东盟对话关系20周年之际,于2011年11月18日相聚印尼巴厘岛;

  对于不断加强的中国-东盟关系和1991年开启对话关系以来双方全面对话关系及各领域合作取得的重要进展和显著成果感到满意;

  欢迎2003年签署的《落实中国-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第一份行动计划(2005-2010)的成功落实及新行动计划(2011-2015)的通过;

  赞赏中国于2003年成为第一个正式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对话伙伴;

  欢迎中国坚定、一贯支持东盟一体化和共同体建设进程,以及东盟在东亚合作和不断发展的地区架构中的核心作用;

  认识到落实2002年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取得的进展,包括近期通过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指针;

  受到2010年1月1日以来落实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取得的进展,中国-东盟贸易、投资联系和经济合作由此得到加强,为各国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鼓舞;

  欢迎在2011年为纪念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0周年开展的各项有意义的活动;

  忆及并致力于遵循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盟国家首脑会晤联合声明》,2003年《中国-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以及其他为中国-东盟睦邻友好及全面互利合作奠定基础的联合宣言和合作文件;

  考虑到不断变化的国际和地区环境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强调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推进和加强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性;

  重申以《联合国宪章》的原则、《东盟宪章》、《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其他相关国际法、条约、公约继续引领中国-东盟对话关系及合作;

  相信加强中国-东盟对话关系和全面合作以及增进双方互信与理解将极大造福双方人民,并为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和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特此通过以下内容:

  一、我们决心永做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推动双方在政治安全、经济、社会文化及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合作,将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推向新的高度。

  二、我们将努力合作,有效落实《落实中国-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的行动计划(2011-2015)》。

  三、中国将支持并与东盟密切合作,以在2015年实现由三个支柱组成的东盟共同体,即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东盟经济共同体和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

  政治安全合作

  四、我们致力于通过密切的高层接触和往来加深相互理解和友谊。我们将继续就共同关心的地区和国际问题加强不同层级的经常性双边和多边对话与磋商。

  五、我们继续秉持《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加强地区和平、安全、繁荣与互信。

  六、我们重申根据国际法,相互尊重彼此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别国内政原则。我们致力于通过对话和协商和平解决争端,不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七、我们将通过地区和国际机制与框架在裁军和不扩散领域密切合作。在这方面,中国重申坚定支持东盟为实现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所做的努力,愿早日签署《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议定书。

  八、我们将利用东盟防长扩大会、东盟地区论坛等现有双、多边框架和机制促进防务和军事交流与合作。

  九、我们坚定致力于充分、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并朝着在协商一致基础上最终制定南海行为准则而努力,从而进一步为本地区和平、安全、稳定与合作做出贡献。

  十、我们将根据国际法,包括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开展合作,加强海上安全,包括确保商贸自由、航行及海上交通安全。

  十一、我们将通过《关于〈落实中国-东盟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的行动计划》加强合作,应对非传统安全及跨国犯罪问题。

  十二、我们将合作促进和保护人权和基本自由,并支持东盟政府间人权委员会工作。

  经济合作

  十三、我们致力于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下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互利经济合作,为地区和双方人民带来福祉。

  十四、我们决心充分、有效落实中国-东盟自贸区相关协定,以给人民带来更大福祉,推动经济发展和实现2015年双方贸易额达到5000亿美元及提高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目标。

  十五、我们将根据《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继续努力提高市场准入水平、逐渐实现货物、服务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提升公众和企业界对自贸区效益的认识。我们也将致力于建立一个开放、有竞争力的投资体制,以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内根据《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推动并促进投资。

  十六、我们将共同努力加强旅游合作,实现2015年双向游客1500万人次的目标。

  十七、我们欢迎中国-东盟中心在北京成立,支持中心有效运转,这将为扩大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下的贸易与投资以及增加中小企业、旅游、民间及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十八、我们将密切合作,加强一体化努力,通过支持落实《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和中国-东盟互联互通项目,加强东盟内部以及中国与东盟之间的互联互通。我们决心合作,并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资源,包括金融和技术支持、投资、公私伙伴关系等,实现东盟内部以及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基础设施、规制、人员的互联互通。

  十九、我们将共同努力,通过加强10+3框架下的宏观经济与金融合作,防止本地区再次发生金融和货币危机。

  二十、我们将继续加强农业和粮食生产合作,确保粮食安全,加强能源安全合作,特别是可再生与替代能源合作。

  二十一、我们致力于通过落实《东盟一体化倡议第二工作计划》,为东盟缩小发展差距和一体化努力提供帮助。

  二十二、我们鼓励中国与东盟进一步合作,支持在东盟东部增长区、老柬缅、越老柬缅、印马泰成长三角、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等框架下的次区域开发。

  社会文化合作

  二十三、我们将通过增加文化、教育、青年、体育和学术交流,增进议会、媒体、社会团体、学术和二轨机构交往,加强社会文化合作,促进民间交往。

  二十四、我们将加倍努力,分享经验,以应对气候变化、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挑战,并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加强对话与合作。

  二十五、我们将共同努力,加强在湄公河可持续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方面的合作,这对各国民生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十六、我们将在利用现有的东盟协定和机制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在灾害管理方面的务实合作,包括应急准备、减少风险、人道主义救援、重建和恢复。

  二十七、我们将继续密切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合作,包括必要时,加强国家预防和反应能力,以应对突发传染病和其他公共卫生紧急事件的挑战。

  二十八、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在减贫与保护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方面的合作。

  地区与国际合作

  二十九、我们将继续保持在国际、地区及次区域事务上的密切沟通,以及在各个国际、地区和次区域机制中的合作。

  三十、我们重申致力于进一步加强东亚区域合作,建立一个公开、透明和包容的区域架构。中方重申,在不断演变的区域架构中,包括东盟与中日韩、东亚峰会、东盟地区论坛、东盟防长扩大会和其他区域合作进程中,继续支持东盟的主导地位。

  三十一、我们重申由东盟主导的东盟与中日韩合作将继续作为建立东亚共同体这一长期目标的主渠道。我们期待东亚第二展望小组成果报告,作为我们努力的一部分,在2012年东盟与中日韩合作15周年之际为东亚合作和共同体建设做出新的展望。

  三十二、我们重申致力于东亚峰会作为领导人引领、开放、透明和包容的论坛的目标和原则,就共同关心和关切的广泛的战略、政治、经济问题进行对话合作,以促进东亚和平、稳定与繁荣。我们欢迎东亚峰会合作不断取得进展和对这一进程的支持。

  三十三、中国支持东盟决定建立应对全球性问题共同平台,提高其应对全球与区域重大问题的能力,支持东盟主席国定期参加二十国集团峰会,并将与东盟在这方面保持协调。

  三十四、东盟重申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并赞赏中国为促进本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东盟支持中国致力于和平发展和稳定,这有利于本地区乃至更大范围的和平、稳定、合作与可持续发展。

  二0一一年十一月十八日于印尼巴厘岛通过。一式两份,均为英文文本。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黄石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湖北省黄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黄石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大冶市、阳新县、各区人民政府,各厂矿企业、院校,市政府各部门:
《黄石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实施细则》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OO五年五月三十一日

黄石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贯彻国务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湖北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加强城市房屋拆迁管理,维护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建设项目顺利进行,根据《条例》、《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和建设部《城市房屋拆迁单位管理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凡在本市城市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实施房屋拆迁,并需要对被拆迁人补偿、安置的,适用本细则。
第三条 本市城市房屋拆迁,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建设规划,有利于旧城区改造和生态环境改善,保护文物古迹。
第四条 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编制房屋拆迁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发展改革部门批复后,报省人民政府和市人大常委会备案。严禁违反法定程序和法定拆迁许可要件,擅自扩大拆迁规模。
第五条 本细则所称拆迁人,是指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的单位。
本细则所称被拆迁人,是指被拆迁房屋的所有人。
本细则所称房屋承租人,是指与被拆迁人具有合法租赁关系的单位和个人。
本细则所称拆迁单位,是指依法取得拆迁资质证书,接受拆迁人委托,对被拆迁人进行拆迁动员,组织签订和实施补偿、安置协议,组织拆除房屋及其附属物的单位。
第六条 拆迁人应当依照本细则的规定,对被拆迁人和房屋承租人给予补偿、安置;被拆迁人、被拆迁房屋承租人应当在规定的搬迁期限内完成搬迁。
第七条 市房地产管理局对全市房屋拆迁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市房屋拆迁管理办公室负责全市房屋拆迁的日常管理工作(以下统称市房屋拆迁管理部门)。
市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本细则的规定,各尽其职,支持、配合市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做好房屋拆迁管理工作。

第二章 拆迁管理

第八条 拆迁房屋,必须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
第九条 申请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应向市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提交下列资料:
(一)建设项目批准文件;
(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规划用地红线图;
(三)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或建设用地审批通知书;
(四)办理存款业务的本市金融机构出具的拆迁补偿安置资金存款证明;
(五)拆迁计划和拆迁方案。
拆迁计划应当包括建设工程建设项目名称、性质、工程量、占地面积、拆迁范围、拆迁方式、拆迁期限、拆迁费用概算、工程开工时间、工程竣工时间等;拆迁方案应当包括被拆迁房屋的性质、用途、面积、权属和拆迁地段区位、还建方式、安置房地点、临时过渡方式、拆迁资金落实情况、拆迁的实施步骤和安全防护、环保措施等。属现房安置的,应提供安置房屋的权属证明资料。
市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完成对申请事项的审查。符合条件的,颁发房屋拆迁许可证。
实行国有土地收购储备涉及房屋拆迁的,由市土地储备机构作为拆迁人;已经过拍卖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涉及房屋拆迁的,由竞得人作为拆迁人。
第十条 市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应当在核发房屋拆迁许可证的同时,将房屋拆迁许可证中载明的建设项目名称、拆迁人、拆迁范围、拆迁期限以及搬迁期限等事项,以房屋拆迁公告的形式予以公布。
第十一条 拆迁人应当在房屋拆迁许可证确定的拆迁范围和拆迁期限内,实施房屋拆迁。
需要延长拆迁期限的,拆迁人应当在拆迁期限届满15日前,向市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提出延期拆迁申请;市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延期拆迁申请之日起10日内给予答复。拆迁期限经批准延长的,市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应予以公告。拆迁期限届满、拆迁人未申请延期的,房屋拆迁许可证失效;需要继续拆迁的,应重新办理房屋拆迁许可证。
拆迁人需要变更拆迁范围的,应当重新申领房屋拆迁许可证。
第十二条 拆迁人可以自行拆迁,也可以通过招投标或委托方式交由拆迁单位实施拆迁。
房屋拆迁管理部门不得作为拆迁人,不得接受拆迁委托。
房屋拆除施工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和安全条件的建筑施工企业承担。拆除施工单位在实施拆除工程时,应制定具体的安全施工措施,落实安全施工责任,保证安全施工,文明施工。
第十三条 拆迁人委托拆迁的,应当向被委托的拆迁单位出具委托书,订立拆迁委托合同,并自拆迁委托合同订立之日起15日内报市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备案。
被委托的拆迁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让拆迁业务。
拆迁人自行拆迁的,应在实施拆迁前到市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办理核准手续。
第十四条 拆迁人应当在拆迁现场向被拆迁人、房屋承租人公示房屋拆迁许可证、拆迁政策、拆迁补偿补助标准、产权调换房源、拆迁工作流程、拆迁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名单、估价机构名称和初步估价结果等事项,并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第十五条 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应当依

周口店遗址保护管理办法

北京市人民政府


周口店遗址保护管理办法

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212号


《周口店遗址保护管理办法》已经2009年3月31日市人民政府第3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

市长 郭金龙

二〇〇九年四月二十九日

第一条 为了加强周口店遗址的保护和管理,根据有关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周口店遗址(以下简称遗址)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界线按照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周口店遗址保护规划》(以下简称保护规划)的规定确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界限标志,由房山区人民政府设立。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移动、拆除、损毁界限标志。

第三条 市文物行政部门主管遗址的文物保护工作,监督实施本办法。房山区人民政府全面负责遗址的保护、建设、管理和科普教育等工作。房山区文物行政部门在市文物行政部门的指导和区政府的领导下,负责日常管理监督工作。

市和房山区发展改革、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工商、公安、旅游、园林绿化、水务等行政部门和周口店镇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遗址的保护管理工作。

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村的村民委员会应当依法配合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做好遗址保护管理工作,对村民开展宣传教育,并召集村民会议引导村民将本办法的相关内容依法纳入村民公约。

第四条 遗址保护的日常管理经费列入房山区人民政府财政预算,涉及重大投入的项目所需经费,由市和房山区人民政府共同保障。

第五条 保护规划确定的任务应当纳入市和房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房山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保护规划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计划,逐步落实。

第六条 房山区人民政府设立的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管理处(以下简称遗址管理处)是遗址的使用管理单位。遗址管理处履行下列保护管理职责:

(一)保护遗址安全和环境风貌完好,做好防火、防盗、防汛、防风化、防御雷电灾害等工作;

(二)对化石地点本体进行日常监测、维护,建立保护记录档案;

(三)展示遗址和藏品,开展科普教育;

(四)对遗址进行巡视检查,发现破坏遗址及其环境风貌的行为应当予以制止,并报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五)采取在化石地点设立保护标志、说明牌和防护设施等保护措施,防止古人类与古脊椎动物化石及其他文化遗存损毁和丢失。

第七条 遗址保护管理应当遵循原址保护、科学规划、依法管理、合理利用的原则。

第八条 遗址出土和埋藏的古人类化石、古人类活动遗存、地质沉积、古动物化石和古环境信息载体等依法属于国家所有,受法律保护。

与遗址发现、发掘和保护有关的,具有保护价值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应当保留,并按照规定核定为不可移动文物或者历史建筑,予以保护。

第九条 遗址保护范围根据遗址地点的文物价值、性质、保存现状等,划分为重点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

第十条 在一般保护区内不得进行与考古发掘无关的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因特殊需要确需进行必要的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应当经依法审批,并符合保护规划的规定,保证遗址安全。

第十一条 一般保护区内禁止下列危及、损害遗址的行为:

(一)移动、拆除、污损、破坏保护标志;

(二)非法发掘和买卖古人类化石、古人类活动遗存、地质沉积、古动物化石和古环境信息载体;

(三)攀爬、毁损遗址化石地点本体;

(四)挖树根,破坏和非法采集植物、岩土堆积物;

(五)吸烟、野炊、上坟烧纸、燃放烟花爆竹,焚烧树叶、荒草、垃圾等;

(六)采矿、开窑、挖山、盗伐林木、取土、毁林、猎捕野生动物等破坏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的活动;

(七)违反户外广告设置规划和保护规划的规定设置户外广告;

(八)在遗址管理处指定的区域外从事商业、服务业经营活动;

(九)其他危及、损害遗址的行为。

第十二条 重点保护区内的保护管理工作除应当遵守本办法第十条、第十一条关于一般保护区的规定外,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在各遗址地点设立保护标志、内容说明牌;

(二)种植绿化植物的地点和类别符合保护规划的规定,禁止在遗址地点和堆积处种植树木;

(三)实施遗址抢救和维护工程应当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经过科学论证,并严格遵守法定程序;

(四)严格控制考古发掘活动,必须进行的考古发掘,应当经市文物行政部门报国家文物行政部门批准;

(五)禁止从事有损遗址保护、地形地貌和环境氛围的活动。

第十三条 对遗址地点本体和附着地应当定期进行地质病害调查和分析,按照保护规划的规定实施基础性保护措施、工程性保护措施、植物性保护措施、科技性保护措施和考古发掘控制措施,实施程序和要求应当符合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

第十四条 建设控制地带内的原有建设用地应当加强生态景观建设和建筑设施的安全防护,不得设置对环境有污染的设施;对有安全隐患的设施应当加强监管,避免危及遗址安全。

第十五条 在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应当经依法批准,建设工程的体量、色彩、高度应当符合保护规划的规定,不得破坏遗址风貌。

在进行工程建设过程中,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化石或者其他文化遗存的,应当保护现场,立即报告文物、国土资源等行政部门。文物、国土资源等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处理。

第十六条 在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禁止开展对遗址及其环境产生污染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得新建产生污染的工矿企业。

第十七条 在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绿化活动,应当按照不破坏遗址本体、保护地形地貌、改善生态环境的原则进行,并符合保护规划的规定。

第十八条 对周口店河进行整治和保护,应当遵循维护河道自然形态和河势稳定的原则,保持水体清洁,并达到保护规划规定的水质标准。

禁止向河道内直接或者间接排放超过国家和本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水污染总量控制指标的工业和生活污水。

第十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危及、损害遗址的行为都有权制止和举报。

单位和个人制止、举报破坏遗址化石地点本体及其环境的行为或者对遗址保护做出突出贡献的,由人民政府或者文物行政部门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十条 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一)违反第二条第二款、第十一条第(一)项、第十二条规定,非法移动、拆除、污损、破坏保护标志、界限标志的,由公安机关或者遗址管理处给予警告,可并处200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第十一条第(三)项、第(四)项,第十二条规定,在保护范围内攀爬、毁损遗址化石地点本体,挖树根,破坏和非法采集植物、岩土堆积物的,由遗址管理处予以制止;情节严重的,由文物行政部门处1000元以下罚款。

(三)违反第十一条第(五)项、第十二条规定,在保护范围内吸烟、野炊、上坟烧纸、焚烧树叶、荒草、垃圾等的,由文物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并处500元以下罚款;燃放烟花爆竹的,由公安机关责令停止燃放,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一条 对危及、损害遗址及其环境的行为,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已规定法律责任的,由有关部门依照相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二条 文物行政部门和其他行政部门、周口店镇人民政府、遗址管理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恪尽职守,严格执法,做好遗址的保护管理工作。因玩忽职守、滥用职权,造成遗址损毁、破坏的, 由有关部门依法追究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 对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现有的污染环境的工矿企业,应当加强监测,并按照保护规划的规定逐步迁出。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1989年2月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第1号令发布,根据1997年12月3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第12号令修改的《北京市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保护管理办法》同时废止。